不过,钛媒体APP注意到,恒瑞医药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虽头顶“A股药王”、“医药一哥”和“医药白马股”等一众光环,但是依然挡不住股价下跌的走势,年初至今其股价已经跌超30%。

集采之下,业绩承压

背后逻辑不难理解。药品集中采购,通俗来说,就是药企以低价换取市场份额。这些集采药品的降价,有效降低了患者用药费用负担,给患者带来了实在的好处。但在集采大刀阔斧“降价”下,对于仿制药企而言,挑战重重。

进入集采,意味着利润大幅缩水;没进入集采,意味着市场份额的丢失。

而2021年也是恒瑞医药高增长趋势被打破,首度出现营收净利“双降”的年份。资料显示,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59.06亿元,同比下降6.59%;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5.30亿元,同比下降28.41%;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.01亿元,同比下降29.53%。

业绩增长停滞背后,恒瑞的自身造血能力正在变差。钛媒体APP注意到,2021年恒瑞医药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由22.51%骤降至13.96%。

存货、应收账款高企的背后,伴随着跌价准备和坏账风险。近两年,恒瑞医药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1777.1万元、2800.25万元,合计4577.34万元,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分别为7708.48万元、7202.86万元,合计1.49亿元。

机构大撤退,市值缩水

营收、净利双降,再叠加营运能力指标的下滑,让恒瑞医药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不尽人意,股价暴跌,萎靡不振。

据悉,著名投资机构高瓴在2021年第四季度,通过巨额减持,退出了恒瑞医药前十大流通股东。

创新药,前路坎坷

但是,创新药销售并没有成为恒瑞医药的营收支柱。年报信息显示,其创新药主打创新药大单品——卡瑞利珠单抗从去年3月1日开始执行医保谈判价格,降幅达85%,加上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等情况,造成卡瑞利珠单抗销售收入同比下降。

根据恒瑞医药财报数据,该公司列出的6个主要销售品种中4种抗肿瘤药物,其中卡瑞利珠单抗(PD-1)去年销量141.43万瓶,较2020年增加360.77%;与此同时,乳腺癌药物硫培非格司亭和马来酸吡咯替尼,销量较2020年分别增加37.51%和22.85%;注射用紫杉醇(白蛋白结合型)较2020年增量18.35%。

不仅如此,恒瑞医药还设立私募基金投资新药、对外开放合作商业化。2021年,公司从外部引进了4款药品,分别来自璎黎药业、万春药业、天广实和基石药业4家创新药企。

公开资料显示,普那布林由万春药业自主研发,用于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,即防止化疗对中性粒细胞造成的损伤;2020年9月,普那布林先后获得中、美药监机构在预防CIN领域的“突破性疗法”双认定。

然而就在高歌猛进布局创新药之际,恒瑞医药遭遇了“引进大计”上的第一次滑铁卢。2021年12月,美国FDA以“临床研究数据不充分”的理由,驳回了万春药业的创新药“普那布林”的上市申请。

或许创新药能够成为恒瑞的出路,但这条路也并非想象中那么顺畅。(本文首发自钛媒体APP,作者 | 夏峰琳)

最后修改日期: 2022年10月13日

作者